對於假日遊客雲集的馬那邦山雖然慕名已久,一想到在山裡面還要人擠人,加上可能還需要搭接駁車至登山口,遊興不由得大減。好不容易等到一晴朗的非假日空檔,一家三口的馬那邦山之遊才得以成行。

馬那邦山為泰雅族語山容壯麗之意,昔日泰雅族人聚居此處。日據時代馬那邦山曾發生兩次泰雅族人抗日事件,驍勇善戰的泰雅族人屨屨令日軍受挫,可昔最後仍告失敗。

Manapan_Mount-000.JPG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石門山,為台灣最容易親近的百岳,標高3237公尺,屬於合歡山群峰之一。登山入口在台14甲線33.4公里處的克難關,單程784公尺,非常適合親子同行。

1935年日人修築合歡越嶺古道時,把石門山北側的岩壁鑿成一個隧道,石門山因此得名。當時日人也在合歡山莊的現址設置「石門警官駐在所」。光復後霧社支線開通時,把石門炸開而成了風口,成為登山入口處的克難關。(節錄自石門山登山口的解說牌)

         

文章標籤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夏天的紫外線特別強烈,從早上十點開始就不太適合待在戶外。往海拔高一點的地方走,對喜愛戶外活動的人來說,不失為避暑的好方法。山上人家,新竹五峰一個超夯的景點,又有登山步道通往鵝公髻山,便成為假日踏青的最好去處。

鵝公髻山主要有三個登山口,第一、二登山口海拔各為860公尺和880公尺,而山上人家海拔約1156公尺。十多年前曾經從第一登山口登鵝公髻山,印象中一開始需走一段不短的產業道路,印象並不是很好。由山上人家登鵝公髻山,可少爬升近300公尺的高度,感覺應該較為輕鬆。(p.s. 另外還可從南庄東河和白蘭經鳥嘴山至鵝公髻山頂,但路況更有挑戰性,時程也較長,為健腳路線)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全長1.8公里的「出磺坑古道」(法雲寺古道),為連接出磺坑到汶水古道。位於苗栗公館的出磺坑,原稱作「硫磺窟」。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當地居民鑿井,經常見到硫磺色的液體湧出,誤認原油為硫磺油,此地因而得名「硫磺窟」,之後更名為「出磺坑」。清朝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淡水廳通事邱苟在此開啟台灣開探原油的歷史。清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清廷將石油開採權收歸官辦,並從美國購入一部蒸氣動力頓鑽鑽機,延聘美國兩名鑽井技師指導鑽井,曾鑽至地下三百公尺,日取原油一千五百公斤,可惜不到一年便因井枯而作罷,末期則以開採天然氣為主。(節錄自出磺坑第一號古油井紀念碑)。

民國69年,國片「源」便是依據此一史實改編,內容描述此時期客家移民歷盡艱辛在出磺坑山區鑽油的故事。這口井也是我國使用頓鑽鑽機鑿成功的第一口古油井,深具歷史意義與紀念價值。(節錄自經濟部能源局網站)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野柳,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為野柳女王頭是國人耳熟能詳的景點,似乎沒有人沒去過野柳;陌生,是因為對野柳記憶還停留在小學時期,這二、三十年來野柳會不會早已面目全非。直到這次深入野柳岬,才重新認識這個與印象大不同,卻又出乎意料外地令人驚豔的野柳。

野柳岬長約1700公尺,主要岩石景觀面積約2.4公頃。2千萬年前,野柳本來在海底,後來造山運動推擠地表而由海中升起,再經海蝕、風化、板塊運動而成現在的野柳。主要地形為單面山、海岬、海灣、海崖、海蝕溝、海蝕洞及海蝕平台。地質景觀則有蕈狀石、燭台石、薑石、蜂窩石、豆腐岩、風化紋、壺穴及化石。野柳地景非常豐富多變,也難怪去年能吸引超過兩百萬的國內、外觀光客到此一遊。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位於新竹關西的石牛山,為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展望良好,能見度不錯時還可俯瞰石門水庫。除此之外,其中一段路線也特別有挑戰性,更是喜愛探險的遊客絕不可錯過的登山路段。慕名石牛山已有數年之久,只是當時家裡小朋友年紀小,自已也沒有探勘過路線。如今小朋友已升小四,有能力應付較困難的地形,加上連續數日天氣晴朗,趁冬天枯水期間攻頂也相對安全。

前往石牛山,可從北二高關西交流道下後,左轉118 縣道往進入關西市區,順著「桃源仙谷、金鳥樂園」的指標前行。通過台 3 線(60 km 處)時,於 118 縣道續行。至118 縣道34.5km附近的叉路,可看見「石牛山民宿」的招牌,左轉進石牛坑的產業道路,沿著指標,行約1.2公里即可至石福宮。廟旁有私人停車場,需停車費100元。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馬麻正在為身上與日俱增的體重煩惱著,忍不住摸著自己的肥肉抱怨:「最近真的越來越胖。」

「不會啊,妳現在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把拔狗腿地稱讚著。
說真的,不能怪把拔,他還是有日子要過。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被列為一級古蹟的二沙灣砲台,初建於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時期,由台灣兵備道姚瑩受命興建,當時設於二沙灣海邊。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軍攻入雞籠,二沙灣砲台毀於法艦砲火之下。後為劉銘傳所重建,並把砲台位置移高至二沙灣旁的山崗上(現址)。二沙灣砲台腹地廣大,雖然地勢不高,視野卻不差,可惜在戰火和歲月的洗禮下,兵舍營房和彈藥庫等軍事建築僅留下斷垣殘壁,現在只剩城門還屹立不搖。而城門上方的石刻題字 :「海門天險」,正是二沙灣砲台別稱的由來。


           
前往二沙灣砲台,可分為山線和海線。走山線,可從基隆交流道下國道1號,往2號省道(濱海公路)方向行駛接中正路,遇信二路右轉,再左轉壽山路續行,經中正公園後沿路標指示前行約1.5公里,即可至海門天險,道路兩旁均可停車。或是走海線,從基隆交流道下國道一號後,接2號省道(濱海公路) ,於2號省道約64公里處可看到海門天險入口(無停車位),順著階梯沿著「砲台古道」往上走,不用十分鐘即可到達。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稍早在白米甕砲台享受海天一線的美景,下山發現離中午用餐還有一段時間,便順道去附近的仙洞巖參觀。仙洞巖其實並不在我的旅遊地圖當中,是在查詢白米甕砲台相關資訊時無意中得知的一個冷門景點。


(上圖為佛手洞)
前往仙洞巖,從國道三號往北至終點接港西聯絡道(台2己線),接中山四路高架橋,於終點下橋後前行約二、三百公尺即可至仙洞巖(右手邊)。可停車於仙洞巖前方停車場。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基隆市太白莊山頂的白米甕砲台,舊稱「荷蘭城」,源自西班牙、荷蘭時期,確切歷史眾說紛歧已不可考。主要建築始於日據時代(西元1900-1904年),西元1985年公告為市定古蹟。太白莊舊名白米甕,相傳荷蘭人攻陷基隆曾進行大規模屠殺,居民走避至砲台附近的山洞,正當斷糧之際,石壁小洞卻奇蹟似地湧出白米,幫助居民渡過危機,因而得名。

前往白米甕砲台,可走國道三號往北至終點接港西聯絡道(台2己線),下高架橋後馬上向左迴轉接光華街,於光華街37巷左轉,循白米甕砲台指標上山即可到達,可停車於山頂砲台旁的停車場。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爬了竹東五指山十多年,每每行經的觀音寺,必過門不入。相信不少來五指山的遊客目的地都是灶君堂、玉皇宮,鄰近的觀音寺,人氣遠比五指山下群廟幽靜許多。然而最近從新聞得知觀音寺步道(即金龜岩步道)已重新整修,又可連接猴洞步道,最後串聯五指山的橫向步道。五指山步道群又增加了新成員,當然要探訪一下。

前往觀音寺步道,可從新竹東西向快速道路(台68線)至竹東榮民醫院,右轉3號省道,約500公尺後左轉122縣道往五峰方向續行。於30km處見五指山牌樓右轉上山,沿著山路循五指山指標,直到往北埔、上坪岔路,先左轉往上坪方向,再立刻右轉(循觀音寺指標)即可到達。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小小的台灣多山,但要為這麼多山峰一一取名似乎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般來說,普遍都以山形命名。只不過山峰的形狀看起來大同小異,因此同名的山就特別多,像五指山獅頭山都是台灣常見的山名。鳥嘴山也不例外,光新竹地區就有三座鳥嘴山:關西鳥嘴山(又名外鳥嘴山)、尖石鳥嘴山(又名內鳥嘴山)和五峰鳥嘴山。這三座鳥嘴我們一家三口都沒去過,這次先挑外鳥嘴山走走。

前往外鳥嘴山,可從北二高關西交流道下後,左轉118 縣道往進入關西市區,順著「桃源仙谷、金鳥樂園」的指標前行。通過台 3 線(60 km )時,於 118 縣道續行,直至金鳥樂園大門(  118 縣道 37.5km ) 後,再過約 80 m 處右方有一條山路,直上約 1km 就可到達馬武督探索森林園區入口收費處,停車購票後直接進入園區,而鳥嘴山登山入口便在園區內。較掃興的是,馬武督探索森林收費對於專程來爬鳥嘴山的遊客來說並不便宜,清潔費每人需100元,汽車停車費50元。只不過山是人家開的,樹也是人家栽的,留下買路財也算合乎情理。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兩年前 (西元2010年)曾經到桃園縣復興鄉基國派教堂一遊,途中看見往蝙蝠洞指標卻不以為意。根據以往的經驗,十之八九又是一個名不見經傳、曾出現過蝙蝠的小山洞,為了吸引遊客就隨意貼上「蝙蝠洞」的標籤。後來才從網路上得知,這裡的蝙蝠洞絕非不起眼的小山洞,而且附近還有步道可走走,才興起探訪念頭。



前往三民蝙蝠洞,可從台7線約12.1公里處,過三民東光橋後左轉桃114縣道循蝙蝠洞指標前進;續行至桃114縣道底(約3公里處)可至蝙蝠洞前停車場。停車場並不大,約可停十多輛小客車。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稍早走完桃園縣復興鄉蝙蝠洞至觀音洞步道,時間已過中午,肚子早就開始唱空城計。而早上行經台7線途中似乎看到一間庭園餐廳正在營業中,回程剛好可順道至此用餐,又可吹吹冷氣暫時避開戶外豔陽。行至台7線9.5公里處便可看到「花開了休閒農園」入口,無需停車費,且入內參觀不收門票。



園區腹地比想像中寬廣,吊橋式的主題餐廳頗具特色。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後龍好望角的絕佳海景,經網路上大量流傳,令人嚮往不已。除了美景之外,周遭矗立著數十座巨大的風力發電機也很有看頭。另外在山腳下的三座廢棄鐵路舊隧道、附近的過港貝化石層也值得順道一遊。「半天寮濱海休閒文化園區」結合山海自然景觀、現代風車、日據時代舊隧道和百萬年前貝化石,經後龍鎮公所經階段性規劃整理,串聯這些半天寮景點,現在已成為熱門的觀光休閒區。

前往好望角,可從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南下,下後龍交流道(105km)後直行,沿著快速公路旁續行。遇十字路口(有好望角指標),右轉苗33鄉道。遇鐵路涵洞前的岔路,左轉可上山至好望角(崎頂半天寮)。若直接過鐵路涵洞後順著鐵道旁小路前行,約0.5公里可至過港貝化石層。再前行約0.5公里,左轉回穿過鐵道涵洞,即可抵達鐵路舊隧道停車場。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苗栗造橋鄉大西村的「劍潭古道」,是昔日先民前往大龍村的舊路。後來產業道路開通後,古道逐漸淹沒在荒煙蔓草中。直至民國九十二年(西元2003年),經造橋鄉公所重新整理,劍潭古道乃重見天日,進而成為熱門的休閒、健行路線。

劍潭古道得名於入口處對面的「劍潭」。相傳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舉兵叛清,經過此地,眾將士口渴難耐,林爽文乃舉寶劍插地,立即泉水如湧,成一大潭。另有一說是林爽文(也有人相傳是鄭成功)起兵失敗後,行經此地,憤而將寶劍投於水潭。民間傳說不可盡信,然而地名多了背後的故事野史,也饒富趣味。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每次來阿里山的路上,不是在遊覽車上呼呼大睡,就是急著開車趕往目的,卻不知途中還有值得停留的景點。位於阿里山公路(台18線)約53.1公里處的「二延平步道」,有著一公里長的登山步道,加上茶園、山景展望和雲海雲瀑,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阿里山中途休息站。


 

「二延平」是指山勢的緩坡,位於山勢第二層平緩的地方,因而得名「二延平山」,此地因地勢平緩易形成聚落。二延平步道入口處即有觀景台,可俯瞰阿里山公路一路蜿蜒上山。能見度高時,還可遠眺嘉南平原。不想流汗的朋友,可在一旁的涼亭休憩聊天。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造橋,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每次經過國道一號的造橋收費站便想起它的存在,然而匆匆路過卻從未與之打過照面。這個逐漸被遺忘的小庄,沒有著名的風景區,也沒有特產,卻因為一條冷門的健行路線,拉近了我們的距離。造橋地名的由來,據說是因北端之南港溪,早年每逢洪水或漲潮時節,水淹沒溪上獨木橋阻塞了南北交通,地方士紳為築橋事不辭辛勞奔走募捐,新橋竣工後,遂稱「造橋」。

登山入口位於造橋車站附近的「口山古道」,昔日為造橋村與談文村(舊名淡文湖)、朝陽村(為淡文湖之一部)往來的聯絡古道,在鐵、公路興建後逐漸荒廢。後來經造橋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的整理之下,口山古道才得以重見天日。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又到了年終消化旅遊補助的時刻,每年到了此刻,才匆匆忙忙地趕在截止日前完成手續。補助金額雖然不高,但只需再加一、兩張小朋友,就可以到平常捨不得入住的溫泉旅館待一晚。搜尋了一下中、北部知名的溫泉會館,發現台灣經濟雖然不太景氣,較高檔的溫泉飯店假日卻已訂不到房間。無意中發現「椿園」這家日式風格溫泉會館,在申請旅遊補助期限之內的假日竟然還有床位,便趕緊下訂,以免向隅。

            
前往椿園日式會館,可走台北士林至善路一段,經故宮博物院,直行往外雙溪方向,遇平菁街左轉方向行約3分鐘即可看到往川瀨會館指標(川瀨暫停營業),進入後即可抵達 。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文字數量多,字形複雜,與讀音的連結也不是百分之百按照規矩,故念錯讀音,寫錯別字,用錯字義,套錯成語也算是人之常情。我家小朋友的別字也不少,有些已成積習,改變不易。雖然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是最直覺的解決方法,但不同人有不同讀法;錯誤的讀法,也多少反應這個人的本質,由心裡分析師來解釋應該會很有趣。

1. 兌換 :說成《「脫」換 》- 兒子啊,能聯想到脫還真是有趣。不用難過,把拔這個字小時候也念錯,只不過是念成「悅」。

2. 奉天宮:說成《「棒」天宮》 - 嗯,你真的很棒,轉得真棒。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