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食品業轉型結合休閒、觀光成功的例子越來越多。宜蘭縣冬山鄉「牛車俥蜜餞文化村」雖然成立不算很久(於民國95年1月份成立,不過老闆從事蜜餞行業已達25年),從假日絡繹不絕的人潮來看,相信生意一定蒸蒸日上。「牛車俥」最大的特色為免費試吃的蜜餞和用大量貝殼裝飾的外牆和內裝。除此之外,還可體驗搗麻薯和蜜餞DIY製作的樂趣。品嘗完宜蘭著名的鹹、酸、甜之後還可以到宜26線對面的「宜農牧羊場」看看。那裡更熱鬧,不時可看見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玩耍,看來農牧結合觀光有做出不錯的成果。很高興看到他們的心血終於開花結果,我們也多了許多遊玩的地方。
地方還算好找。從羅東市區走公正路經羅東運動公園直走三分鐘就到了(右手邊小路進去就到了)。對面為「宜農牧羊場」,目標明顯,應該不會錯過。看到鑲滿貝殼的外牆和門柱就知道到了。路旁停車位很多(附近只有幾戶住家),不怕找不到車位。
整面外牆都貼滿了貝殼,這些都是老闆一家人自己收集、自己手工黏貼上去。
大門四條粗粗的門柱也貼滿貝殼,經過不可能不注意到。
整個園區雖然不是很大,不過還是有小朋友活動的戶外空間。
門口木製遮雨棚頂黏滿了小湯匙,柱子上也貼了許多碗公。
主角「牛車俥」在庭院中央,遊客最喜歡在此拍照留念。
櫃檯充滿農家復古風,味道自然不做作。
阿祖糧倉房,擺設了許多古早的農具。
猜猜看這個神秘的隧道通往那裡?原來是廁所。
廁所很乾淨,對下車尿尿的觀光客算是一流的地方。右邊牆壁為龜山島,用燈點亮當作是照明。
左上圖:天花板和隔間牆也用大量的貝殼點綴著。殺人鯨和海豚看起是用孔雀蛤拼出來的。
右上圖:好精緻可愛的茅草屋頂三合院,真是漂亮的模型。
左下圖:這個木製搖搖椅可很受歡迎,趁前一個人剛離開時趕快拍一張。
右下圖:還有一個搖搖木馬可以給小朋友騎。
蜜餞都用大甕裝著,古味十足。試吃區在照片右後方,以塑膠容器盛裝。第一次見到這麼大方的老闆,試吃品切得都很大塊,橄欖類的甚至整顆讓客人試吃。頁底參考資料中「紫色微笑」的網誌裡拍了許多試吃品,愛吃蜜餞的朋友看了可別流口水。我家的寶貝兒子可吃得開心的很,平常在大賣場都吵著要試吃,這裡有這麼多的「好康的」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牛車俥」隔壁有一間「宜蘭厝」,外圍的綠地非常漂亮,住在這裡的人家真會享受。
不過宜蘭這種「農舍」越蓋越多,造成農地荒廢、破碎和污染等效應,值得我們檢討。
(宜蘭農田不種稻子,種農舍 - 中國時報(From天下雜誌))
離開之前當然要買一點蜜餞。馬麻買了點化應子(無子李)回家可以配小蕃茄吃。後來吃了一片,果然好吃。不但新鮮,柔軟中帶著三分Q度,味道不會死甜,而且吃完口腔中不會殘留人工甘味。可惜當時忙著參觀拍照沒試吃(臉皮比較薄啦),下次一定要試試其他的蜜餞。「牛車俥」的內外裝潢自然不做作,不像一些請設計師處理過的庭園有斧鑿痕 - 太過精緻且人工化。聽老闆跟客人聊天這裡是花了千萬元、在五年之間全家一點一滴地佈置,當天老闆還在用Silicon黏碗公呢!加上離羅東市區很近,除了橘之鄉、老增壽以外,不妨到此試吃鹹、酸、甜,順便帶些與親友分享。
日期:2008.06.08.
參考資料:
1. 牛車俥蜜餞文化村 – 官方網站
http://www.momo1688.tw/index.htm
2. 交通導覽+地圖 – (牛車俥蜜餞文化村 -官方網站 )
http://www.momo1688.tw/p3.htm
3. 紫色微笑。Smilejean - [零嘴]宜蘭冬山+牛車俥蜜餞文化村
http://blog.pixnet.net/smilejean/post/1247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