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次來參加幼兒園畢業旅行的人數還不少,幸好我們住宿的桃米村「佳園渡假山莊」鄰近就有家族企業進駐,可輕易容納50人以上的團體。「佳園」、「三茅屋」和「歐香」等民宿為廖氏三兄弟所有(不過都是女主人在經營),又在隔壁,營業上可互相支援,對住宿遊客也較有保障。我們住的「佳園」,不管是環境、設施還是服務方面都讓大家很滿意。至於其他兩家民宿,我們當然也會想要參觀比較。
我們家的羽帥哥第二天早上跑到「三茅屋」去找同學玩耍,當然就順道參觀這裡的環境。
「三茅屋」的入口就在停車場最深處,本來以為位置不是很好,想不到沿著步道上去後卻別有洞天。
原來這裡也有個大草坪,雖然比佳園小一些,但是樹蔭濃密、花木扶疏,還略勝佳園一籌,而且向外望去也有不錯的景觀視野。
住在三茅屋,早晨若是被鳥語喚醒也不需著惱。泡一杯咖啡,走出戶外,找個有遮蔽的戶外庭園桌輕鬆地看個報紙。趁著小朋友和另一半還在睡夢中,享受一個人獨處的好時光。
戶外餐廳舒適宜人,看到住這兒的房客迎著夏日的晨曦、任由清風吹拂,悠閒自在地享用西式沙拉吧早餐,真是令人羨慕萬分。
迎賓鴨可是這裡的吉祥物,看到客人走出停車場還會飛過來歡迎你(老實說,有點嚇人,不知情的人會以為要被攻擊)。第二天早晨這位仁兄威風凜凜地守在三茅屋的出入口,害得住在這裡的小朋友和馬麻不敢越雷池一步。看來這隻迎賓鴨更適合當個稱職的守衛。
三茅屋歐洲庭園風的建築外觀到處可見到細心的規劃佈置,庭院也整裡得很漂亮,雖然沒有入內參觀房間,不過從其他家長的口中得知房間均乾淨舒適。
順便介紹佳園隔壁的民宿。這裡是佳園主人的朋友蓋好託佳園代管,童話故事般的外觀頗能吸引遊客的注意。但是當天晚上在此住宿的客人卻邊喝酒烤肉,邊喧嘩聊天超過十二點,吵得我們這棟不得安寧,只能把窗戶關緊吹冷氣好熬過這段時間。
去年夏天在皇后鎮森林露營時也遇到半夜不睡的露營客。國人旅遊享樂的風氣雖開,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旅遊公德心的水準卻未同步提高。在許多景點還是可見到亂丟垃圾、在不該釣魚補蝦的地方捉魚、在幽靜的山林裡高聲唱卡拉OK打麻將的遊客。除了希望遊客水準能提昇,遊樂區管理者也能自發性地加強管理(如小路露營區就會主動管理營區安寧),台灣旅遊品質才能越來越好。如此國內外遊客才願意深入認識美麗寶島,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大賺觀光財。短視近利的作法終將被市場唾棄,進而破壞台灣有限珍貴的觀光資源(不好意思,看到近來為迎接陸客而產生的觀光亂象,忍不住發一點牢騷)。
從民宿入口處看到招牌上秀著「佳緣」二字,才知道民宿取名「佳園」的由來。停車場空間寬大,上圖左上角可看出進駐兩輛大型遊覽車不成問題。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司機大哥的功力。這三間民宿位於桃米村內的山坡上,沿途經過田間鄉道寬度均只能容納一輛車,許多地方要會兩輛房車都有困難,司機大哥卻能在夜間安全駛入。當中有兩處轉彎處甚至因路窄無法一次通過,需往前往後調整車身多次才過得去,當然多多少少影響到其他小車的通行。從這裡可以看出台灣人不畏艱難、強調彈性,為了達成使命,不管上入天堂、下入地獄絕對奉陪到底。老實說,夜間在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行駛大客車,輪子沒卡在田埂或溝渠裡除了實力以外,還需要一些運氣。
第二天早上還去了「三育基督學院」。超過五十公頃的美麗校園值得一遊,可惜相機已經罷工,沒能留下任何照片,好奇的人可看一下頁底參考資料 2. 「自然顏色」所拍的照片。進校門口的樟樹林蔭大道,景色非常壯麗,悠遊其中彷彿置身國外。可想而知,這裡得天獨厚,彷若夢境的環境會吸引婚紗業者、偶像劇和廣告來這裡拍攝。我個人認為三育基督學院比暨南大學更自然、更有世外仙境的味道。這兒地理位置不難找,從埔里沿21號省道至日月潭會經過(需在中途左轉進瓊文巷便可到達)。
回程前順道經過埔里酒廠,得把小朋友的吃喝拉撒搞定後才能上路。上了遊覽車,大部份的家長和小朋友就開始呼呼大睡起來。在車上看著寶貝兒子滿足的臉龐,回憶著這兩天待在桃米村的一切。近距離地接觸在地人,發現桃米村的居民已通過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驗,重新站立起來,並打造生態村為村子找到未來新方向。這裡的環境、風景雖然不錯,不過我個人對於在田份仔濕地的夜間賞蛙行程稍為有點失望。雖然與孩子親眼見識到小小的腹斑蛙賣力地鼓著腮幫子發出聲如宏鐘的求偶蛙鳴(聽起來像是擴音器放出來的),但我們並不是走在田間小徑上,而是循著車道往山裡走。車子雖然不多,車速也不是很快,但三步五時就得提醒玩耍中的小朋友要小心避開車子,感覺並不是很好。山裡青蛙不少,當時目的地是一家民宿業者的生態池,雖然較人工化,不過也較安全,觀察也較容易。不過諷刺的事,馬路旁為了水土保持而建的水泥斜牆上青蛙更多,只有留心觀察,隨時可見青蛙趴在牆上往上爬。老實說,在汽車往來的馬路上觀察趴在水泥牆上的青蛙可少了許多野趣,對於想要體驗郷間生態的城市佬可能多少會小失望。除此之外,景點與景點的距離並不遠(桃米村本來就不大),但是用走的常常得跨過幾條車水馬龍的馬路,如果能規劃人行步道或自行車道會更好,不然遊客在桃米村內轉移陣地時都得靠車子,失去了接近自然的機會。
雖然如此,瑕不掩瑜,在地的生態導覽人員和民宿主人給我們的印象都很好。我想一個景點能讓人留戀,能讓遊客舊地重遊,人,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素吧。台灣許多小鄉都在找自己的特色,來發展在地的觀光事業。桃米村已找到自己的路,相信以在地人的向心力,一定可以使這裡的觀光環境越來越好。而回流家鄉的年輕人也會帶來新點子、新活力,永續發展桃米村的生態新事業。
羽帥哥的畢業旅行:
1. 2009.05.23. 暨南大學+親水公園
2. 2009.05.23. 紙教堂(Paper Dome)
3. 2009.05.24. 佳園渡假山莊
4. 2009.05.24. 三茅屋民宿
5. 2009.05.24. 三育基督學院
6. 2009.05.24. 埔里酒廠
日期:2009.5.24.
參考資料:
1. 三茅屋民宿
2. 自然顏色 - 三育基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