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今天的氣象報告,從晚上開始應該會下雨。趁著還沒「變天」(今天剛好選總統,結果應該不難預測),趕快出去走走,不然明天恐怕沒機會了。這次的「茶亭古道」是一條適合寶貝兒子的親子路線,開車也不會太遠,中午也可以就近到「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用餐,順便觀賞大山背的生態和客家文物。大山背這裡還有「騎龍古道」和「大旗崠古道」,看起來也頗吸引人,不過路程較長,只好下次再來。
「大山背」屬橫山鄉豐鄉村,名稱由來主要是因為它正好在七百零五公尺高的大旗崠山背後。早年這裡對外交通不便,居民搬運農產品全靠山中小徑。「茶亭古道」是大山背先民通往橫山鄉市區的唯一道通道,現在長約700公尺(頁底參考資料有更詳細的介紹)。我們是從竹34線入口往上爬至竹35-1線(萬瑞渡假森林樂園木屋區斜對面),再原路下來。上山約半小時,下山更快。路程不長,但坡度有點陡,我們家的羽帥哥一路問:到底到了沒。
茶亭古道山下入口(竹34線)。旁邊還有停車位,真的很方便。
一路上風景清幽。路徑大部分是新鋪石階,路況不錯。只有幾段路舊有的石板路,長滿青苔,走起來較滑,最好還是走在泥土路或落葉上較安全。
途中看到糯米橋。過橋後五公尺在草叢中可看到一石碑,雖字跡模糊,還是可看出此橋名稱為「小粗坑橋」,建於民國四十年。
一路可看到這種里程標示牌。每一百公尺便會看到一次。搬這些水泥圓柱可真不容易。不過不知「OK」代表什麼意義?
雖然是常見的花,不過還是覺得很漂亮。
最後到了「伯公廟」(土地公廟)。兒子很高興已經到了終點。
伯公廟旁有一茶亭。茶亭古道的名稱想必就是這樣來的。裡面暗了點,不過可遮風避雨。
此茶亭當然改建過,紅色屋瓦、嶄新石塊和厚厚的水泥(石塊間)看起來不夠古樸。不過據一旁在砍竹子的老伯說,這茶亭已有兩百年的歷史,不知是真是假。一時也看不出原來茶亭到底留下了什麼。
地圖簡單了點。要看地圖,還是參考「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的手繪地圖(請見頁底參考資料),清礎明瞭。
茶亭古道的最高點。在茶亭裡泡了點熱茶吃了些點心後,再由原路回停車場。對大人來說,茶亭古道還算輕鬆愉快,不過要兒子再來一次恐怕有點困難。斜對面是萬瑞森林樂園的小木屋區,後方還有大片腹地可活動,可惜進去後櫃檯人員說要付錢才能進去參觀。想想只是一些露營、山訓、漆彈、烤肉的場地,興趣也不高,就作罷。下一站要去「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從格友的照片和內容看來頗有吸引力。期待中 ......
2008.03.22
延伸閱讀:
[新竹][橫山]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
參考資料:
1.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官方網站 - 路線圖
http://www.dsb88.com/map.htm
2.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 2007桐花際 - 茶亭古道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9200&ctNode=1126&mp=102
3.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 新竹橫山.茶亭古道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369.html
- Mar 22 Sat 2008 21:51
[新竹][橫山]茶亭古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