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社這幾年來已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除了為數眾多的庭園咖啡餐廳以外,還有觀光農場和新社花海。但是最吸引我的,卻是冷門景點白冷圳倒虹吸管。這個令人讚嘆的水利工程,是利用連通管原理,不用耗費額外的電力,便可翻山越嶺地把水輸送到16.6公里外,灌溉滋潤了缺少水源的新社河階台地。進水口位於白冷高地(海拔554.99公尺),自大甲溪地表取水,終點至圓堀(海拔531.5公尺),海拔高低落差23.49公尺。主要構造物有隧座22座、渡槽14座及倒虹吸工3座,其中第二號倒虹吸工長度364公尺,長度最長,也最有可看性。
 

 

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為了發展經濟作物,在現在新社大南村設置了「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但是這個少災且優異的環境卻苦無自然固定的灌溉水源。昭和2年(西元1927)5月,由臺灣總督府技師磯田謙雄先生設計規劃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工事」開工,於昭和7年(西元1932) 9月完工。歷時三年六個月,總計工程費用為一0四萬日圓(以當時物價計算約合現今新台幣12億元)。昭和7年(西元1932) 10月14日,正式命名為「白冷圳」。 
 

 

上圖:看起來頗吸引人的「安妮公主花園」,今天只能遠觀,下次有機會再去吧。
白冷圳的指標很少,可循著「安妮公主花園」的指標,快到達時,就可看到座落在一旁的白冷圳。
開車由國道3號或國道1號,接國道4號往東勢、豐原方向到底接台3線左轉。過東勢大橋後往右轉接8號省道中橫公路往谷關路上,右轉龍安橋直走,看到龍安山莊再右轉,續行五分鐘後即可到達。
 
 

民國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對白冷圳產生了衝擊破壞,這時新社居民才發現白冷圳的重要性。在新社居民和民代的努力之下,終於使立法院通過重建白冷圳的工程,由台中農田水利會展開總經費六億七千五百萬元的重建工作。上圖為二號倒虹吸管進水口至溪底這一段,藍管即為九二一地震後重建的新管,綠管為舊管。二號倒虹吸管全長346.9公尺,高低落差81公尺,進水口比出水口高3公尺,為遠東最長的倒虹吸管,且被票選為台中縣歷史建築物第一景,及全國百景第廿六名。
 
 

此段為二號倒虹吸管橫跨抽藤坑溪至出水口。只要出水口的高度比進水口低,就可利用連通管原理,完全不用任何外力(電力)即可把水輸送到山的另一邊。
 
 

除了觀賞白冷圳倒虹吸管,可別忘了順遊白冷圳歷史公園,從馬路旁的木製階梯上去即可到達。其地勢高出馬路五公尺,從馬路上看不到園區,不小心即忽略錯過。
 
 

從園區可觀賞二號倒虹吸管全貌。
 
 

園區並不大,裡面有歷史景觀牆、荷花池和涼亭。
 
 

 其中歷史景觀牆非常有可看性,是用近二十幅精美的燒陶畫詳細紀錄著新社鄉和白冷圳的歷史。遠觀如油畫般的筆觸,近看又呈現浮雕般的立體美感,令人忍不住駐足觀賞。不知這是誰的創意,做出這麼出色又讓人印象深刻的歷史背景介紹。由於內容太過豐富,光文字說明就有六幅,包含新社台地地形與開發歷史、庶苗養成所的成立、徵地而造成馬力埔事件(台灣第一個農民運動)、白冷圳的興建、九二一地震造對新社和白冷圳的影響。詳細的資料一時無法細看,先用DC拍下事後再細細品味。
 
 

隨手拍了張白冷圳歷史公園的荷花。

其實白冷圳「倒虹吸管」這個名稱會誤導大眾。「虹吸管原理」為利用大氣壓力,把水送往高處。只要管子裡充滿水,出水口低於進水口的水面高度,水便會自動吸上管子,往出水口流去。一般魚缸換水,或抽取車子裡的汽油,便是利用虹吸管原理。但白冷圳是利用「連通管原理」,即相連通的容器倒入水,在靜止狀態每個容器裡的水面高度會一樣。水槽下的U型排水管和馬桶的水封就是利用連通管原理(市面上也有
虹吸式馬桶,利用虹吸管原理,沖水時較安靜)。那為什麼被稱作「倒虹吸管」?有可能是白冷圳U型的連通管,剛好是顛倒的倒U型的虹吸管。我個人沒聽說過有什麼「倒虹吸管原理」的物理現象,應該是誤植導致以訛傳訛,現在反而成為正式名稱。

能在新社見識到這麼重要的水利工程,真是不虛此行。這幾年全台趴趴走,發現有不少重要建設均是日據時代所建。雖然當時是為了把台灣的自然資源,供給日本內地工業所需,但是留下來的工程和建設,對台灣卻有不小的影響。日本人具前瞻性的眼光,是值得學習參考的。以前在學校所學的大都是日本人負面形象,至於對台灣有貢獻的地方,卻少有著墨。台灣曾被荷蘭、西班牙、鄭成功、清朝和日本統治過。曾經在台灣駐足過,自然應該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這幾十年來資訊的開放,才讓我認識到更多面的台灣,這是我在就學其間從沒學過的。台灣教育對台灣的歷史文化不管在質或量應該再增加,尤其是日本統治台灣50年,對台灣的影響更是深遠(不管是好是壞)。只有坦然地面對自己土地發生過的歷史,才能更自信地認同自己。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日本有如羅馬人般地對外族文化、宗教和人民有相當程度地包容和尊重,二戰結束後日本領土可能就成為五大島哩。

日期:
2009.08.01.

延申閱讀:
1. [台中][后里]后里圳水道橋

參考資料:

1. 我 走過 - 新社鄉的命脈~白冷圳
   (非常詳細的資料,除了背景、歷史外,還包括探訪白冷圳全長16公里的照片)

2.
台東縣東海國民小學 - 連通管和虹吸現象

    (有詳細的解說和實驗步驟,非常適合親子一起做實驗)

3.
何謂 陶 畫 - 劉銘侮美術館 - PChome 新聞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虹吸管 水利工程
    全站熱搜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