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聽到「陳氏鑑湖堂」,以為只是一座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古蹟。萬萬沒想到這裡腹地廣大,四週環境規劃整理得不錯,非常適合親子同遊。「鑑湖」這個名稱是來自陳氏家族祖先的故鄉 -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佛曇鎮大坑,當地有湖,湖邊週圍約3里,因水清如鏡而得名。清乾隆32年(西元1767元)陳氏家族的祖先渡海來台,初期居於苗栗縣竹南鎮中港的港墘。道光3年(西元1823年)因避亂乃舉家遷至噶瑪蘭廳(今宜蘭)。經數代的努力,陳氏家族的基業越做越大。後來族人四散至外地發展,「鑑湖堂」才漸漸頹圮。幸虧經有心的後代的維護整修,更於民國93年4月11日 成立「宜蘭縣鑑湖堂文化協會」,擴大經營一個包含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的世外桃源,我們才有機會免費參觀這個景點。(以上資料參考 「宜蘭縣鑑湖堂文化協會」網站和鑑湖堂的書面資料。)
 
 
 

「陳氏鑑湖堂」位於宜蘭市進士路36-10號。可從新月廣場旁的神農路往員山方向直走,經宜蘭大學後接進士路,過一橋後可在左手邊看見入口指標。
 
 

從進士路轉進來可看見兩排高聳的亞歷山大椰子樹,是最明顯的地標。
 
 

雖然旁邊就有停車場,不過道路狹小,不易會車,不建議開進來,可直接停進士路旁再散步入內。
 
 

鑑湖堂家廟,為全宜蘭規模最大的家廟,是原陳家大宅古厝的正廳改建而成。其餘部份均因二次大戰遭受波及而損毀。
 
 

家廟旁的古厝就是「珍古德根與芽亞太教育中心」(Jane Goodal Roots and Shoots Education Center),於2005年11月25日設立於陳氏鑑湖堂內。珍古德博士就是那位國際知名的黑猩猩保育專家,而「根與芽」計劃主要是在世界各地提倡保育觀念、落實保育計畫、推廣青少年環境教育為主旨。珍古德博士於1991年成立了第一個「根與芽」組織,希望透過行動,讓青少年朋友體認到自己的價值,進而產生改變社會的力量。
 
 

往登瀛書院的路會經過水生植物池。
 
 

這裡的水生植物池是鑑湖堂利用水稻田改闢而成的,透過宜蘭社區大學及政府林務單位的協助,收容雙連埤和五十二甲的水生植物。多樣化的植物和用心的造景,水生植物池顯得格外欣欣向榮。數年前曾經過此地,竟對這池子沒什麼深刻印象。
 
 

登瀛書院為陳氏家族為教育子孫而興建之塾院。西完1863年易為磚牆磁瓦的房舍,而有「瓦學」之稱。民國51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廟宇建築至今。
 
 

從登瀛書院往落羽松園的徢徑方便好走,石磚道遇雨也不會泥濘。
 
 

鑑湖堂的落羽松園。二次大戰末期,當時就讀宜蘭農校的陳滄溟先生,從宜蘭神社(今員山忠烈祠)旁,將被遺棄的落羽松幼苗帶回種植。經細心培育,終於營造出現今的陳家松園。
 
 

從落羽松園望向宜蘭縣鑑湖文化協會(竹管樂器工坊)。竹管樂器工坊有展示販賣許多竹製樂器,遊客可以親自操作演奏。
 
 

落羽松原生於美國密西西比河的河畔,又稱為「美國水松」。為了適應濕地環境,落羽松演化出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又稱「膝根」),以利地面空氣的吸收(節錄自落羽松園的解說牌)。來到落羽松園,第一眼就會注意到這些凸出來的呼吸根。若在落羽松林間漫步可得步步為營,萬一跌倒,不管是俯臥還是仰臥,下場大概都會很慘。
 
 

沿著竹管樂器工坊旁的圳溝續行,很快地就可看到進士1號機堡遺跡。這是二次大戰日軍所建的戰機掩體,目前已被宜蘭縣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並改成進士社區發展協會,能如此保留古蹟也算是不錯。
 
 

宜蘭酒廠贈送的酒槽改裝而成的藝術品座落在進士1號機堡旁。

多年前鑑湖堂一遊,並沒留下深刻印象。這次感覺卻完全不同,除了週邊連接小路有規劃整修,水生植物園尤其令人驚豔。在藍天白雲的陪襯下,水生植物更顯得生命盎然。很感謝陳氏家族把他們的古厝無私地奉獻出來,並出錢出力用心地維護這裡的環境,讓我們能在這裡參觀古蹟文物,還能飽覽田園風光。

日期:
2009.07.18.

參考資料:

1.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 [宜蘭市].陳氏鑑湖堂.登瀛書院.陳家松園.進士1號機堡遺跡

2. 宜蘭縣陳氏鑑湖堂文化協會
     鑑湖堂週邊地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水生植物 文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id 的頭像
    David

    小三口的窩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