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下了幾天的雨,終於等到放晴。老天爺還算夠意思,假日給我們機會出去透透氣。舊山線的泰安車站(泰安鐵道文化園區)腹地看起來頗大,附近也有愛勇古道、泰安登山步道可走走,算是不錯的親子路線。
泰安車站之站房為西式建築。廊道下柱子由粗而細鼎立,洗石子工法極為細緻,細石色澤鮮麗溫潤。站房左側窗戶皆為上托式木窗,整體環境歷史氛圍濃厚。(以上資料是節錄自台中縣文化局印製的資料。)
說真的,第一眼就會注意到這些西式柱子。這些柱子上細下粗,不僅支撐著屋頂,還圈起了迴廊。於天花板連接觸的裝飾簡單但是漂亮,淡土黃色的洗石子表面精細雅緻,真是美極了。寶貝兒子坐在站外的板凳上,好像在等把拔下班帶他回家。
站房內氣氛懷舊。裡頭天花板挑高;木製長椅三面靠牆;光線充足明亮。
購票台表面為磨石子處理。寶貝兒子正想買票坐火車呢!
站長室當然人去樓空。其實站長室和購票室可以開放給旅客參觀,或展示歷史資料(圖片)也不錯.
出站房入月台處。
站房位置低於鐵軌路基,所以月、台鐵路在上,站房在下。入月台需經過防空洞般的地下道,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似的回到往日時光。
小火車當然是大家的最愛。外表雖然好看,不過後掛車廂裡面已經崩塌毀壞,近入照相時要小心釘子刺人。
右上圖為「台中縣震災復興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於昭和10年(1935年)大安溪中游發生了七點一級的大地震,因而罹難的三千兩百多人。台中線被震的支離破碎,經過了三年的搶修才恢復通車。紀念碑下還有以日文記載的碑文,詳細描述發生經過。
「道班房」為泰安車站僅存的木造建築。這是早年鐵路工人尋查鐵軌置放工具及休息的地方。四週的小葉欖仁新葉青翠嫩綠,真是好看。「道班房」旁邊就是「台中縣震災復興紀念碑」.
延著鐵軌往北四、五百公尺可通往花樑鋼橋(大安溪鋼橋)。不過得先通過這高度四、五公尺的一段小橋(底下為馬路),對有點懼高症的我來說會有點腳軟。
花樑鋼橋(大安溪鋼橋)全長637.79公尺,目前為縣定古蹟。旁邊還有崗哨和小雕堡。理論上是可以從中間的鐵板路走過去,但是要帶著兒子走六百多公尺跨越大安溪,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冒險(我自己也會腿軟),只好作罷。
泰安舊站附近有個「后里圳水道橋」可看看。最後當然要去「愛勇古道」走走,不過後來我們應該是誤走「泰安登山步道」(反正遲早也會去)而非計劃中的「愛勇古道」。
待續.......
偶爾還是得拍一張「到此一遊照」留念。
日期:2008.04.05.
參考資料:
1. 台灣鐵路管理局 - 轄內車站 - 泰安站
http://service.tra.gov.tw/Taichung-Transportation/CP/11209/stations25.aspx
2. 后里鄉全球資訊網 - 舊山線泰安車站
http://www.howli.gov.tw/menu_03_travel/main_02_07.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