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經過國道一號北上跨越大安溪路段,視線很難不被聳立在眼前、宛如一團烈焰的火炎山所吸引。欣賞美景同時,也不會忘記跟我家小朋友聊起西遊記裡唐三藏行經火燄山,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的故事。由於山勢看起來頗為險峻,從來也沒想過是否適合親子一遊。後來才得知火炎山自1986年被列為自然保留區,在山的另一面也有登山步道可供遊客健行。

前往火炎山,可從國道一號三義交流道下,左轉「台13線」,看到高架橋(約55.3公里處)需往取右方的路(不可行經高架橋)續行,登山口就高架橋下方台13線與140縣道交會口,在標示P3-4的橋墩旁。登山口有私人收費停車場,一次NT$50元。


火炎山景觀特殊,在夕陽西下更呈現燦爛的赭紅色。百萬年前的造山運動,連帶把大安溪河床地層隆起,也難怪火炎山土質鬆軟,主要由礫石、紅土所組成。後經長時間的風雨沖刷侵蝕,形成陡峭的山壁和火燄般的山峰,山谷並佈滿由卵石砂土組成的土石河,流向南面的大安溪。



從登山入口進入後一路步道都佈滿鵝卵石。在登山小徑上見到這麼多通常在河床才會看到的鵝卵石,感覺還有點不太習慣。遇陡坡需小心行走,位於高處的人得必免踢下落石傷人。



途中有幾處平台景觀良好,向南展望中山高橫跨大安溪。



此行最大的收穫便是可以近距離觀賞火炎山特殊的山勢。平時開車經過,只能匆匆一撇,視線便得回到高速公路,從來沒機會好好欣賞。



奇特如火焰般的山峰層層相疊,壯麗的山景,絕對讓遊客不虛此行。



由於有不少路段是沿著山崖開闢,而且部份路基不甚牢靠,賞景之際,可得注意腳下安全。



上了稜線,會高高低低走過數個山頭。山峰之處大都展望良好,三義市區方向視野不錯。不管是賞景還是照相,最重要的是要遠離崩坍處,礫石與紅土組成的地基看來很頗為脆弱。



看來起較危險的地方均有拉繩確保,雖然如此,下雨天建議還是不要上山。



約兩個小時二十分才登頂。火炎山三角點,海拔602公尺,展望普普,稍事歇息後便準備下山。



下山走南鞍古道,一路緩坡下山。寬大的土石路佈滿鵝卵石,走起來不算很輕鬆,林相也較為雜亂。約一個小時後便可接到台13線55公里處,右轉兩、三百公尺後就可回到登山口停車處。

充滿特色的火炎山,除了險峻的山景,還有一片台灣面積最大的原生馬尾松林,步道雖然較不適合親子遊,卻是非常值得再訪的大自然生態教室。

日期:2011.10.08.

參考資料:

1.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69) - [苗栗三義].火炎山

2. 獨步山林間717:三義火炎山 - 南火炎山,火炎山(小百岳),大坪山,四月雪步道 [2008/4/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id 的頭像
    David

    小三口的窩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